科技日報記者 王禹涵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日前正式發布。該措施提出擴大民營企業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支持民營企業創業優化用工服務、推動民營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加大就業社保惠企支持力度、提升人社服務營造良好環境等五大行動,共計16條措施。
“此次出臺的相關措施旨在從擴大人才供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持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
在民營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措施》明確,發布重點產業鏈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為民營企業人才建設提供支撐。鼓勵民營企業申報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按規定給予資金補助。
在暢通民營企業人才評價渠道方面,陜西將支持民營企業申報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技藝高超、業績突出的民營企業一線職工,按照規定直接認定其相應技能等級。同時,陜西支持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就業,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可破格申報工程師。
記者發現,《措施》除了對民營企業人才使用、認定和培育提出引導和激勵外,還為人社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升服務水平作出規劃。《措施》提出,要落實涉企“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改革要求,提升民營企業享受人社政策便利度;優先推薦就業示范效應好的民營企業參評全國先進表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