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路?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2019至2023年,張江高新區累計有20個1類國產創新藥、30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全國占比約1/5。”記者5月13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對標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近年來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張江高新區)在政策突破、原始創新、產業培育、創新生態、輻射帶動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國內研發高地,細胞治療、高端醫療裝備等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23年,腦機接口邁開從實驗室到現實的重要一步。聚焦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研發與突破,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國內首個侵入式腦控植入體產品,并落戶外高橋,擬建設萬級醫療器械GMP廠房和百級微納加工廠房作為生產基地。2015年成立于張江的上海優卡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款CAR-T產品,已經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默認許可,正在啟動Ⅱ期臨床研究。這是全球首款除了靶點之外還增加了賦能元件的產品,也是全球唯一一個獲批針對中樞神經系統浸潤適應癥的CAR-T產品。
科濟藥業研發實驗室。受訪對象供圖 ?
“從2014年至2024年,科濟藥業在張江研發,也在張江制造。2015年,我們最早開始運營的研發實驗室設立在張江徐匯園;2018年,我們選定在張江金山園建設商業化生產設施。2019年我們在全國率先建成了首個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的CAR-T細胞商業化生產基地。”上海科濟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濟藥業)相關負責人強調,對生物醫藥企業來說,無論建實驗室還是建廠都涉及電力擴容、職業健康、環保等問題,專業的園區才能讓企業落地和發展均無后顧之憂,而張江高新區正提供了適合生物醫藥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空間。
目前,專注于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的創新CAR-T細胞療法的科濟藥業,該區已自主研發出12個擁有全球權益的CAR-T候選產品,多款產品正在中國及北美推進臨床開發,其中,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此外,靶向CLDN18.2蛋白質的胃癌產品CT041,不僅是全球同類首創,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進入關鍵期臨床的CAR-T產品。
無獨有偶,同樣是本土創新藥企,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黃醫藥)目前已自主研發的3項1類原研新藥的4個適應癥已在國內獲批。2023年11月8日,呋喹替尼成為上海首款在美國獲批上市的小分子原創新藥。
談及扎根在張江的20余年發展,和黃醫藥相關人員表示,呋喹替尼能夠走上“綠色通道”,快速為中國晚期結腸癌患者帶來福音,無疑得益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這一政策的紅利。2016年,呋喹替尼成為MAH制度下,上海市首個獲得創新藥許可的試點品種。
和黃醫藥創新藥生產基地。受訪對象供圖
在“張江研發 上海制造”戰略引領下,2023年和黃醫藥全球創新藥生產基地已正式竣工投產,預計將產能提升5倍以上,實現創新成果在上海的就地產業化。針對速度要求高又存在生物安全風險的研發用特殊物品,張江科學城率先試點生物醫藥特殊物品“白名單”制度,也讓科濟藥業等創新藥企享受到了通關便利。
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出臺精準政策支持,助力著一批批創新藥企在研發、產業化、商業化等各個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加速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張江研發 上海制造 中國源創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