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優 趙海忠 晏瑞一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奮勇爭先,“新”潮澎湃。
鎖定“新質生產力”,奮力奔跑的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石河子經開區),正在做一道關鍵的“必答題”。
眼下,石河子經開區立足現有基礎培育未來產業,在新賽道上加速奔跑、搶占身位,全力將發展之“勢”轉化為競爭之“能”:圍繞光伏消納應用,重點培育氫能產業鏈、儲能產業以及數智光伏、算力中心等產業;圍繞農業現代化,培育農業科技、生物技術、低空經濟等產業;圍繞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國家安全及制造業數字化,培育數字經濟產業。
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隅。
聚焦創新引領 壯大新動能
在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全能源)信息化中央控制室內,工作人員認真盯著電腦屏幕,時刻監測生產設備運行情況。
自2011年落戶石河子經開區以來,大全能源多晶硅產能規模從最初的年產3000噸躍升至13萬噸,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如今已躋身全球光伏行業第一梯隊。
大全能源的不斷向前,正是石河子經開區積極培育科技力量、加快塑造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緊扣科技創新,石河子經開區狠抓市場主體培育,由龍頭企業帶動,聯合疆內外企業、機構和院校,輔以基金、優惠政策等催化劑,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為平臺,開展成果轉化科技攻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常委、副師長,石河子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玲說。
截至2023年底,石河子經開區共有規上工業企業83家,并在創新領域培育一批優質中小企業,共有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大樹林立”又“苗圃茁壯”的創新企業集群。
立足產業升級 點燃新引擎
歷經30年高速發展,如今的石河子經開區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農業資源轉化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這四大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847.6億元、占園區總量的66.9%。
如何讓園區的這些“千斤頂”“壓艙石”再提質、再升級,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我們緊扣‘雙碳’目標下能源和產業‘雙線’綠色轉型這一主線,把綠色、創新發展的理念貫穿到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王瑞玲表示。
通過大力實施循環化改造,目前,石河子經開區已形成園區中循環、企業小循環格局,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由2013年的30%提高到2023年的75%,形成“發電—電石—聚氯乙烯—節水器材—高效農業”氯堿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電解鋁—高純鋁—電池鋁箔坯料”完整一體化鋁產業鏈等多條產業鏈。
在新疆越隆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太陽能光伏管樁生產車間內,一根根由粉煤灰、爐渣為主料制成的太陽能光伏管樁通過企業的生產線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在新疆越隆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太陽能光伏管樁生產車間,一根根由粉煤灰、爐渣為主料制成的太陽能光伏管樁通過企業的生產線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今年,我們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生產線,太陽能光伏管樁供應從以前的300萬米,到2025年計劃供應1000萬米。”新疆越隆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王文林說。
競速未來產業 發力新賽道
不久前,石河子經開區與孚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標志著年產6GW的TOPCon光伏電池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八師石河子市。
TOPCon是一種基于選擇性載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的太陽能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與現有PERC產線可兼容、電池參數性能優異等優勢,是當下最具發展空間的光伏電池技術之一。
“石河子具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基礎,我們將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同時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完善產業鏈布局,發揮產業鏈協同作用,不斷擴大企業產能規模,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為石河子綠色能源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孚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亞倫表示。
(石河子開發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