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 “極目楚天,共襄星漢”。奔赴星辰大海,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執著的追求。今年以來,中國航天捷報頻傳,見證我國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堅實步伐。
2024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國家航天局供圖
瞄準4月25日20時59分發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
4月24日上午,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會上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4月25日20時59分發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葉光富擔任指令長。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林西強介紹,航天員葉光富執行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李聰和李廣蘇均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都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這是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 新華社發
這次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飛行任務。任務主要目的是:與神舟十七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進行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開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以及空間搭載試驗,將進一步提升空間站運行效率,持續發揮綜合應用效益。
浩瀚太空留下身影的中國人達到20位
自2003年楊利偉叩問蒼穹21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在浩瀚太空留下身影的中國人達到20位,還有兩位航天員將首次奔赴星辰。更令人期待的是,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目前已全面啟動實施,中國航天員將在浩瀚宇宙里創造更多紀錄。
新華社發 盧哲 編制
航天技術創造美好生活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體現在方方面面。風云衛星提供天氣預報精準服務;“高分天眼”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通信衛星累計為國內1.4億戶家庭提供直播衛星電視服務……“目前我國在軌工作衛星超過800顆,位列世界第二,在國土、測繪、環保、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介紹,我國以通信、導航、遙感為主體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有力提升人民生活福祉。航天成果轉化與應用持續發力,已有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實現轉化,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此外,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蓬勃發展,初步形成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邁向應用牽引、市場主導的新階段,釋放出了超萬億元的市場規模潛力,為我國航天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帶動了空天經濟新動能。
主題宣傳片震撼上線
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包括啟動儀式、中國航天大會、航天文化藝術論壇、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等活動。同期將舉辦首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航天合作論壇,發布《武漢宣言》。
啟動儀式上首播了今年航天日主題宣傳片。
航天科普系列展覽對公眾開放
作為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之一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覽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分為科普展區和航天產業成就展區兩個展區。
4月23日,參觀者在科普展區拍攝嫦娥五號返回艙用主降落傘等實物展品。新華社記者 胡競文 攝
據介紹,科普展區由序廳、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航天公益等五個板塊組成,將以月球樣品、返回艙、國旗實物為亮點,同時設置了一批互動體驗設備,輔以大量模型及精彩圖片,依托重點工程、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等,展示出航天事業全景及近年來取得的成果。
4月23日,參觀者在科普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航天產業成就展區主要展示航天產業實現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國際合作的成果,展現中國航天企業在加快新質生產力建設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其中,特別設置了湖北航天特色展區,反映湖北參與航天產業的成就、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4月23日,參觀者在航天產業成就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這是4月23日在航天產業成就展區拍攝的“試驗一號”衛星模型。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據悉,本次“中國航天日”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為了給廣大市民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采取“實名、預約、限流”等措施。從4月24日下午起開放預約通道,每個半天限額預約5000人。航天產業成就展區將開放至4月27日,科普展區將開放至5月5日,展覽開放時間均為9:00至17:00。
近500場系列活動將舉辦
4月17日,中國科技館、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與抖音聯合發起的科普活動——2024“流動科學課”走進甘肅,在酒泉市科技館舉辦啟動儀式。本次活動以“追夢中國航天”為主題,邀請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大隊長申行運、鄉村科學老師張建濤,以及抖音優質科普視頻創作者們走進甘肅鄉村中小學,為孩子們帶來航空航天相關的趣味科學課。
17日至24日,酒泉、臨夏等地方科協的多輛科普大篷車也與專家、達人同行,帶著幾十件科普展品,為鄉村學生共上一堂“流動科學課”,把科學的種子送進基層校園。
4月21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1所組織舉辦“慶祝航天日,百公里接力”比賽活動。200余名職工參加比賽,享受春日運動的快樂。
4月21日,參賽選手們在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 盧燁 攝
4月23日,在“中國航天日”到來前夕,河北省深州市兵曹完全小學舉行創意“水火箭”主題比賽。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廢棄的飲料瓶制作成動力艙、箭體、箭頭、尾翼、降落傘,并一同發射“水火箭”,激發學生對探索宇宙的熱情與夢想。
據悉,全國將開展“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據統計,國內相關部門、高校、社團等將在4月24日及前后舉辦近500場系列活動,航天院士專家、航天員將走進學校開展科普講座,相關航天展館、航天設施將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大中小學生開放,航天題材影視作品、系列科普電視節目等也將在航天日期間陸續播出。
(中國科技網綜合新華社、新華網、湖北日報、新華財經、中國新聞網、光明網、央廣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