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4月9日,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在北京海淀區開幕。在現場,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百余家企業,超200位人形機器人院士專家和企業家,圍繞四大專題活動展開精彩報告,吸引來自全球的1200余名行業人士共襄盛會,兩大展區薈聚30余家企業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展現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
此次大會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下,立德機器人平臺(機器人大講堂)攜手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主辦。本屆盛會緊握新一輪科技浪潮脈搏,以“競逐人形萬億賽道·重塑未來產業新紀元”為主題,集政產學研金各界于一堂,深入探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融合發展的未來新契機,合力擘畫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圖,力爭奪取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新高地。
開幕式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海淀區副區長唐超發表致辭指出,海淀區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基礎最好,研發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為活躍的地區,正依托其豐富的高校、人才創新資源,傾力打造卓越的機器人產業生態。未來,海淀區將制定具身智能三年行動方案,推動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的集群發展和創新升級。
新質生產力開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新紀元。在開幕式環節,立德研究院還與優必選科技、靈心巧手等聯合參編單位代表共同發布《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國家自然基金委高技術中心研究員、科技部專業技術二級專家劉進長在對該報告解讀時介紹,政策利好交叉融合創新正為中國人形機器人高質量發展創造空前機遇,國內高校人形機器人技術先驅技術迭代迅速,國內科技企業人形機器人百花齊放,產業生態正醞釀全維度躍遷。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還精選國內在人形關鍵零部件、整機,以及機器人與大模型融合等領域的領軍企業,為行業提供寶貴的參考和啟示。報告預測,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7.6億元,到2029年達到750億元,將占到世界總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規模達到3000億元。
報告發布后,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漢院士等嘉賓上臺共同啟動“Leaderobot?2024年度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評選”,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設立3個類目,10大獎項,旨在遴選激勵產業鏈年度杰出企業,為行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注入新動能。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