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實習記者?朱虹
2月2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獲國務院批復。這是黑龍江首部“多規合一”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規劃》以“農業強省”為目標,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耕地保有量24993.0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20327.00萬畝,均位列全國第一。
《規劃》分析了黑龍江省國土空間基礎與形勢,明確了空間發展的具體布局和措施,提出了耕地保護、生態環境、城鎮布局、歷史人文、特色風貌、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規劃舉措,以及對外開放和區域協調的總體策略。
《規劃》提出,將黑龍江省建設成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核心區、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區、沿邊開放開發合作區、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筑牢東北森林帶生態安全屏障。
“《規劃》對于推動黑龍江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趙景海表示,《規劃》的成功獲批,是推動黑龍江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筑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根基的標志性成果,將為黑龍江省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提供支撐。
《規劃》提出,到2035年,實現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基底更加牢固,國土空間結構不斷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協調有序,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國土空間品質明顯提升,基本建成協調有序、美麗富饒、綠色安全、集約高效、生機活力、價值顯現、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張迎介紹,《規劃》在編制過程中,多次組織各領域專家問診把脈,充分征求人民群眾意見,旨在打造黑龍江省高品質生活空間藍圖。在塑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方面,《規劃》構建了以哈爾濱都市圈為核心,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紐帶,連接多城市、多中心的“一圈一團七軸帶”網絡化城鎮空間開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