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孫瑜
北京市朝外大街一側,中鐵十六局北京軌道交通28號線東大橋站施工現場,勤勞的建設者用奮斗拉開了新春序幕。
2月14日,農歷大年初五,大型成槽機從地下70多米深處開挖土方,20多名施工人員緊張有序地進行鋼筋切割、綁扎、焊接等工序。作為項目生產副經理的馬建立,時刻關注著東大橋站新年第一幅地下連續墻的施工進展。
“東大橋站基坑深度46.8米,地下連續墻深度達83米,是目前北京市基坑最深的地鐵車站,也是全國地下連續墻最深的軌道交通項目。”馬建立介紹道,東大橋地處北京CBD西側,復雜的地質條件、周邊繁忙的交通環境等都給施工帶來了極大難度。
為保障工程安全、質量和進度,地下連續墻要24小時不間斷施工,且鋼筋籠吊裝必須要在夜間進行,馬建立和同事們不敢有絲毫懈怠。由于項目工期緊張,家在山東的馬建立于大年初三率先返崗,與全體建設者一起爭分奪秒地推進工程進度。
東大橋站四線換乘效果圖。
東大橋站地面未來規劃效果圖。
正在建設的北京軌道交通28號線東大橋站是北京市首個地下五層雙柱三跨島式地鐵車站。該站未來將和北京地鐵6號線、17號線及22號線形成“四線換乘”站點,成為北京地鐵網絡的重要樞紐。
“為解決東大橋地面道路復雜、交通擁堵的難題,北京市立足城市地下空間一體化可持續開發利用,將東大橋站試點打造成為全市首個軌道交通微中心。”春節值守工地的項目總工程師張艷雷介紹,“未來,東大橋‘三角塊’地下空間將實現‘上下疊摞式’立體軌道交通四線換乘,同時淺層地下空間還可以兼容人行過街通道的功能,地面則建設成為城市綠地公園和區域景觀中心,最大程度實現地上地下空間的集約高效利用。”
談及東大橋站未來的建設規劃,張艷雷沉穩自信。他表示:“東大橋站項目技術團隊這幾天對施工組織、交通導改施工方案等進行了細致梳理籌劃,目前正加快推進一期地連墻的建設工作,力爭在2024年圓滿完成一期地連墻施工。”
東大橋站項目施工人員搬運鋼筋。
項目技術人員記錄現場施工情況。
在北京朝外大街地面之下,一個龐大的建筑群、未來朝陽區交通樞紐正在加快成形。北京地鐵28號線建成后,東大橋站將串聯CBD區域的大部分主要辦公區、城市居住區和重點功能區,進一步打通區域連接、加密交通線網、優化城市軌道交通供給,推動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集約高效、融合發展。
(中鐵十六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