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代小佩
螺螄粉遠銷海外,融安金桔走出國門,五菱宏光頻頻“出圈”……素有“桂中商埠”美譽的柳州不時貢獻熱議話題。
在新春佳節到來前夕,記者來到廣西工業重鎮柳州,追溯這座城市的活力之源。
電動小汽車走街串巷
在柳州街頭,一款車型小巧的純電動汽車幾乎隨處可見。
這款車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首款四座新能源車——五菱宏光MINIEV。自上市以來廣受青睞,這款電動汽車成為柳州人的“通勤神器”。它便捷靈活,因外形獨特被一些網友戲稱為柳州特產“剁椒魚頭”。
這便是柳州汽車制造業升級的生動縮影。
在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基地,記者走訪了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LIM工廠)。LIM工廠打造的10個“無人島”憑借自動化技術、感知及數字化技術等,實現汽車生產的模塊化自動裝配和自動檢測。
在廣西汽車集團五菱工匠孵化基地,各類科創產品不斷孵化,其中一款名為“摩菱”的“汽車充電寶”有助于解決充電樁短缺難題。廣西汽車集團副總經理韋明鳳表示,從幾十年前靠“敲打”造出第一輛微型車到如今實現汽車智能化制造,柳州憑借科技創新實現汽車工業的華麗轉身。
除了汽車制造,柳州還聚集了歐維姆機械、柳工機械、颶芯科技、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柳州局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這些企業積極探索工程技術創新,為八桂大地培育新質生產力匯聚澎湃動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柳州制造業發展凝結著廣大工程科技人員的智慧和汗水。林明智、鄭志明、劉昌業……這些技術創新人才早已成為柳州靚麗的新名片。
在2月2日舉辦的“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推動工程技術創新高質量發展”工程師座談會上,《致廣西工程師倡議書》公開發布,倡議工程科技人員主動作為、建功新時代。
科技館內人頭攢動
龍湖河畔,一座鳥瞰如同蝴蝶展翅的銀色建筑格外耀眼,這是柳州“網紅打卡地”——柳州科技館。
正值寒假,館內人頭攢動。記者看到,一場名為“馬德堡新傳”的趣味科學表演吸引眾多小朋友圍觀。科技館還推出小小氣象站、玩轉電磁鐵等科普活動,柳州尋夢大型體驗項目“黑暗乘騎”等科技融合展品更是吸引觀眾上前體驗。
春節假期,柳州科技館不僅不打烊,還特意安排了科技館版《誰是臥底》游戲、無人機試飛、科學快閃等活動。柳州科技館館長楊晟表示,柳州市科普資源豐富,科技館搭建了開展科學教育和科學普及的平臺,讓更多青少年享受“科學大餐”。
走進柳州山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樣能感受到“歡度新春、玩轉科學”的氛圍。
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是廣西首個縣級科技館和首個少數民族縣科技館。2月3日,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舉辦“科技迎新年,民族團結向未來”新春首場科普報告會,面向當地中小學生科普航天知識、機械制造最新成果以及地方工業文化等。
在柳州,科創活力和科普資源如同清澈的柳江綿延不絕。40多個民族在這片土地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涵養了團結、開放、包容、熱情的城市氣質。臨別之際,柳州當地人向記者表達了他們對全國各地朋友的熱情邀請:春暖紫荊花開,柳州只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