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陳曦 操秀英
“祝烏石項目高產!”
2月2日,在中國海油旗下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場地,中國海油烏石17-2/23-5油田群聯合開發(fā)工程項目組副總經理王文龍和工友們一起,切下了象征生活樓開伙的第一塊蛋糕。
這天是北方的小年,也是王文龍的生日。從來無暇顧及生日的他覺得這次沾了烏石項目的光,在生日這天和同事們一起分享了蛋糕。
春節(jié)期間,生活樓就要被運往海上作業(yè)區(qū),為烏石項目提供后勤保障。“我們要讓龍年的鞭炮聲為平臺送行!”王文龍說。
中國海油烏石17-2/23-5油田群位于廣東省雷州市烏石鎮(zhèn)以西。該項目是中國海油首批上游油氣勘探開發(f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項目,也是中國海油深度參與湛江經濟社會建設的重大投資項目。油田群投產后可有效緩解雷州半島居民用氣問題。王文龍主要負責建設的就是油田群的所有海上設施——烏石17-2油田群和烏石23-5油田群所有海上生產平臺、外輸單點及海底管纜。
“為了烏石油田群早日投產,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專門制訂烏石油田群開發(fā)項目‘黨建聯合體’工作方案,發(fā)出‘大干200天,確保6·30’的動員令。”王文龍說,湛江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烏石油田作業(yè)公司、生產部烏石生產準備組等參戰(zhàn)單位精兵強將早已云集天津施工場地。
從廣西到蘇州,從杭州到大連,從四川到上海……在近一年的項目建造施工期內,來自烏石油田作業(yè)公司的工程師陳汝澤等骨干馬不停蹄,前往全國各地的設備廠家,跟蹤落實設備生產情況,參與設備出廠試驗,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能夠讓烏石油田群早一天投產。
距離2024年春節(jié)不足一周,項目正處于建造完工裝船出港關鍵期。在這里,爭分奪秒的節(jié)奏沒有被春節(jié)臨近打斷。
“平臺設備應調全調,能調盡調,把問題解決在出海前。年前辛苦點,平臺出海后我們才能早日見產。”在低壓盤調試現場,烏石生產準備組工作人員王偉擦著額頭的汗水說。
“項目施工進度和質量是作業(yè)公司的生命線,作業(yè)公司要求全員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像釘子一樣釘在施工現場,直至項目完工。”陳汝澤說。
在腳手架縱橫交錯的平臺建造現場,陳汝澤嫻熟地來回穿梭著。一雙鷹一般的眼睛快速掠過平臺的每個角落,與腦海中的圖紙高速匹配著。
在烏石17-2平臺二層甲板,承包商老李正在琢磨如何用葫蘆吊吊裝一段彎曲的管線。陳汝澤停下腳步,接過老李遞過來的圖紙便指導起來。他講得條理清晰,老李頻頻點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有陳工的指導,咱的施工質量和速度杠杠的。”老李笑著對陳汝澤說。陳汝澤繼續(xù)往平臺深處走去,一會兒就消失在走道的盡頭。等他跑完兩座平臺,已經是中午時分。
“兒子今年上二年級了,整天嚷著要到天津來看雪,還吵著要陪我上平臺去檢查設備。”說起孩子,陳汝澤平日緊繃的臉上馬上露出難得的笑容。
為了確保2024年6月順利投產,烏石油田作業(yè)公司全員長期“南征北戰(zhàn)”,奮戰(zhàn)在天津以及雷州半島施工現場。自去年國慶前夕駐守天津現場至今,工藝工程師謝協民只短暫回家一周。他對烏石17-2以及烏石16-1W平臺的工藝設備如數家珍,對家里的事情卻知之甚少。
“目前作業(yè)公司7人在天津堅守,對于是否回家過春節(jié)仍不得而知。”陳汝澤笑著說,“堅守了這么久,沒有在現場親自送平臺出海,總覺得是個遺憾。”
“如今項目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我們絕不能掉鏈子。春節(jié)期間能闔家團圓當然開心,但堅守在工作一線,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微薄力量,也是種別樣的幸福。”站在寒風凜冽的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場地上,陳汝澤道出了奮戰(zhàn)在打造“烏石油氣生產基地”現場同事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