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顯微鏡下,金剛石合成材料被放大了200倍,從而呈現出多切面的鉆石形態,晶瑩剔透。三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子固告訴記者:“我們將石墨粉做成金剛石合成材料,等于做成了‘生饅頭’,之后再銷往下游做成金剛石。”
這是2月1日,科技日報記者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三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情景。瞄準別人不愿干、干不了的領域,這位創業者找到了生存空間。
李子固在顯微鏡下觀察金剛石合成材料。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攝
創業者們如何競逐產業新賽道,打造發展新引擎?記者在東昌府區有了更多發現。
做好一扇門窗有多難?山東佰億緣門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億緣)負責人侯勝磊有答案。
高達100分貝的喧鬧音樂,經過一扇窗戶的阻隔,可以降至30分貝;無論是寒天雪地,還是高溫酷暑,室內可始終保持著舒適的溫度……在佰億緣,多項實驗讓參觀者見識了一扇門窗的高性能。
佰億緣從國家“雙碳”目標中捕捉到了商機,獨辟蹊徑地選擇了“節能+靜音”作為發力點,并持續鍛造核心競爭力,最終脫穎而出。
智能化確保了高效率。侯勝磊說:“原先10多天需要完成的工序,現在只需要一到兩天。”
沒有傳統行業,只有傳統企業,科技含量的注入讓傳統企業變了活法,成為市場上的佼佼者。這是佰億緣的成長邏輯。
盾構機又稱“鋼鐵穿山甲”,是開挖隧道的利器,其核心零部件之一是破土碎石的刀具。為盾構機制造刀具,正是山東天工巖土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工巖土)的拿手絕活。
天工巖土科研信息部負責人王召國告訴記者,2021年,該公司聯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承擔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隧道掘進機滾刀刀圈研發與智慧掘進關鍵技術;2022年,又同山東大學朱洪濤教授團隊開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智能滾刀研發項目,從而在行業內邁出了智能化產品研發的第一步。
含有核心技術的產品不僅打動了市場,還獲得了政府的認可。前不久,山東省工信廳公示了2023年省級綠色制造名單,天工巖土榜上有名。談及原因,王召國強調,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重要支撐。
轉眼間,38歲的姜學春已經在山東海納玖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食品)工作了3年多。因為待遇不錯,她將自己的姐妹也介紹了過來。
她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將豆沙包、紫薯包等六七種食品手工包餡、包裝,然后打包銷往天南海北。海納食品總經理李學亮向記者強調:“在抖音上,每賣出10個豆沙包,就有6個出自我們這里。”
記者采訪時,姜學春和同事們正在趕制“八寶魚”食品。其用糯米塑造的外形像魚,餡料填充了葡萄干、豆沙、糯米、山楂糕等,并用不同的比例構成。李學亮說,“八寶魚”每天可銷售兩萬個。
當下,自動化之風吹遍各大行業。李學亮們反其道而行之,拒絕了機械化,選擇將傳統手工藝這一獨特賽道做大,既成就了“網紅食品”,也解決了就業問題。
向“新”而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聊城市東昌府區企業的實踐更證明了這一點。他們踩準節奏,選準賽道,實現了創新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