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丫 陳科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劉俠
1月23日記者獲悉,《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近日印發,提出了10條具體政策,從人工智能算法發展等方面給予企業獎勵措施,其中最高1000萬元經費支持,用于支持算法創新、促進人工智能算法發展。
記者了解到,《政策措施》明確,成都將支持算法工具源頭創新、支持算法創新轉化、支持算法首試首用、支持建設創新應用平臺,上述四方面工作均有資金助力。
據悉,在支持算法工具源頭創新方面,《政策措施》提出,鼓勵企業、科研機構研制人工智能開發框架,對經認定的“首版次”軟件產品,按其研發支出、銷售合同執行金額10%的比例,對研制企業、應用單位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250萬元的資金補貼。
同時,《政策措施》提出在算法創新轉化方面,支持企業、高校院所開展核心算法研發,研制全棧國產化的通用大模型,對取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項目成果或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并在蓉落地轉化的,經評審擇優,給予最高1000萬元經費支持。
此外,該政策還鼓勵在政務服務、醫療、金融、交通等領域開放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支持企業應用智能算法、人工智能軟硬件、生成式產品在“智慧蓉城”建設中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對經評定為標桿場景的,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首次采購獲得發明專利的智能算法并用于軟硬件產品的企業,按第一年采購合同執行金額的10%給予一次性最高250萬元獎勵。
不僅如此,在創新應用平臺搭建方面,該政策還鼓勵企業、科研機構創建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對新獲批建設的人工智能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
除推動技術層面的算法創新外,本次《政策措施》也重點支持人工智能企業上市融資,針對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也制定針對性的扶持舉措;并進一步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此外,《政策措施》還鼓勵行業進行標準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