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靳昕茹
“梨樹的冬剪看似復雜,其實有訣竅,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下提干、上開心,間伐剪密、去弱留強。”近日,參與培訓的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李紅旭在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李堡村的梨園里邊操作邊講解道。
時下正是梨園冬季管理的關鍵時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在靜寧縣界石鋪鎮開展了以梨樹冬季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為重點的冬季梨樹標準化管理培訓,為果農帶來了一場精彩而又生動的“技術盛宴”。
培訓采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圍繞梨樹整修修剪管理,四蟲一病防治等方面,面對面向果農講授梨樹冬季管理的主要措施,并引用生動鮮明的實例進行說明。
理論講授結束之后,李紅旭研究員又實地操作示范梨樹冬剪技術,一邊修剪示范,一邊回答果農在樹形調控、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的疑問,確保果農真正掌握梨園管理知識,進一步提升梨園標準化管理水平。授課期間,科技特派團聯合靜寧縣林業和草原局為果農贈送了農藥、修枝剪和鋸子等農資。
“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我們國家科技特派團靜寧團梨產業組今年來圍繞靜寧縣早酥梨提質增效開展了梨新品種引進、高接授粉枝、早酥梨改型修剪與品質提升、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希望為靜寧縣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李紅旭介紹。
李大良是靜寧縣界石鋪鎮李堡村的務果能手,他說:“我家種了6畝早酥梨,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次培訓會,經過專家的培訓和講解,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希望能提高自家果園管理水平,爭取來年有個好收成。”
據了解,靜寧縣界石鋪鎮早酥梨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以上,平均畝產在2600公斤,優果率達到60%,商品率達到85%,年總產量達到1.54萬噸,產值6240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一直關注靜寧縣梨園標準化管理工作,尤其在梨樹生長的關鍵時節。”靜寧縣有關負責人說,他們會適時進村入園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大力宣傳和普及梨園管理知識,切實讓種植大戶和果農全面掌握梨樹修剪、人工授粉、病蟲害防治等管理知識,實現了技術到“園”的目標,更為靜寧縣培養了一批種植能手和“土專家”“田秀才”,有力提升了靜寧縣早酥梨產業競爭力。
(靳昕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