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以“智改數轉網聯、數實融合創新”為主題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江蘇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大會為期3天,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390多家展商參展,展示智能制造領域最新成果、前沿技術和高端產品。
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發布
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主題大會上,發布了“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這也是自2017年起,國際智能制造聯盟、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連續7年發布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
來源:紫金山觀察
ABB小型工業機器人IRB 1010、艾斯本aspenONE?V14軟件、FANUC?CRX系列協作機器人、歐姆龍推出的One?Controller機器人統合控制器、芬發自動化多托盤柔性系統、基于優傲機器人開發的戶外焊接解決方案、通快TruBend?8000系列折彎機、力勁集團12000T大型智能壓鑄單元、Unity的實時3D互動內容創作和運營平臺、Ansys?SimAI仿真解決方案等位列其中。
截至目前,共發布67項“世界智能制造科技進展”、70項“中國智能制造科技進展”。“雙十”科技進展以智能制造技術及裝備、智能化車間/工廠、智能制造基礎、標準、新模式等作為維度,研究分析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的實踐案例。從創新性、應用性、影響力、未來預期等方面考慮,在智能制造方面具有新穎性或實質性的突破、改進;解決智能制造領域技術難點或行業熱點問題;在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對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改善的貢獻程度,以及對行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提升有一定貢獻。
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發布
入選的“雙十”科技進展主要反映了行業及專家關注的、對智能制造發展影響深刻的科技成果,旨在把握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引導我國智能制造發展。
南開大學、南開深研院及天津農科院聯合研發的活體細胞精準操作機器人技術及系統實現自動化活體細胞操作,湖南大學形成核燃料組件制造完整的技術、工藝及裝備體系,中船703所和龍江廣瀚聯合實現研發設計數字化、制造過程可視化、試驗數據資產化、服務保障智能化,中聯農機、中聯智慧農業等單位聯合搭建水稻生產全過程智能化與數字化管控平臺,博頓光電實現高性能離子源及離子束裝備的全國產化,彼合彼方機器人構建覆蓋立面維護全流程的智能機器人和作業體系,沈自所實現批量定制過程柔性控制系統的自適應可重構,北京星航機電和航天增材聯合開發增材制造產線全流程自動化成套裝備,新鳳鳴集團打造差別化聚酯長絲高效規模化智能制造工廠,上海大學、上儀所等單位突破現代制造業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測控關鍵技術,實現圖像子空間快速搜索等榜上有名。
盤點大會發布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和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不難發現,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數字化工廠、多機器協同、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孿生、增材制造、安全與高可靠性、高效高精度、工業互聯網等成為這些成果的關鍵詞。
八大趨勢指明中國智能制造未來發展方向
今年以來,制造企業改造升級需求不斷釋放,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未來,中國的智能制造將向何處去?大會現場發布了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八大趨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進行了解讀。
這八大趨勢分別為:在產品研發方面,數字化設計仿真創新深化,帶動研發效率大幅提升;在工廠建設方面,數字孿生工廠是重點方向,提升工廠建設運營水平;在制造執行方面,生產加快實現柔性與敏捷,強化核心生產制造能力;在生產管控方面,智能化生產管控開始落地,優化資源效率與利用率;在能耗排放方面,走向全廠安能環集中管理,助力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在集成優化方面,產品全周期端到端貫通與協同,支撐高端產品敏捷創新;在集成優化方面,生產全過程一體化整合與協作,實現制造能力深度優化;在集成優化方面,供應鏈全環節網絡化調度管控,推動產業模式系統變革。
不難看出,八大趨勢突出展現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數實融合發展新圖景,全方位呈現智能制造未來發展風向標。
圖為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現場展示的機器人。新華社發(張夢?攝)
首次單獨設置工業機器人展區
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390多家展商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代表企業超過40家……今年大會的規模、能級、展品數量均創歷屆之最。
本次大會線下展覽共設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示范應用及解決方案、智能制造裝備、智能控制系統及配套產業等四大展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首次單獨設置工業機器人展區。在工業機器人展區,共有70余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參展,集中展示焊接機器人、重載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近300款領先機器人產品。
眾多機器人產品讓人眼花繚亂,仿佛看到了人機共生、充滿“科技感”的未來。
12月6日,觀眾在工業機器人展區觀看機器人表演。新華社發(李文寶 攝)
在宇樹科技的展臺,來自四足機器人的舞蹈吸引了眾多人駐足欣賞,令人頗感意外的是,舞臺上的機器人今年還參與了杭州亞運會,其中小狗G01負責運載鐵餅和標槍,大狗B1則在亞殘運會中以導盲犬的身份進行了火炬傳遞。“萌萌噠”的阿爾法機器狗,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格外適合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不僅可以陪聊,自帶攝像頭還可隨時查看家中情況,同時也能滿足視頻通話之需。
億嘉和展位上的系統模型。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傅子悅 攝
在另一個應用場景,當用戶在億嘉和配套開發的“億網充”小程序中,點擊“呼叫充電樁”時,本不具備移動能力的充電樁就被另一條軌道的智能機器人帶動著來到指定車位。此時,位于車位上方的電控接插件為充電樁接入電源,當用戶取下充電槍插入汽車充電口后,在“億網充”上點擊“開始充電”即可。
此外,AI機器人調酒機,能制作咖啡、油炸食品、棉花糖的機器人,揮灑筆墨、展示書法才藝的機器人……這些智能制造已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中國科技網綜合科技日報、南京日報、紫金山觀察、金臺資訊、揚子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