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推進新型無線、新型網絡等關鍵技術研發,推動行業加快補齊高端器件、基礎軟件等短板,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
自2019年6月我部頒發了5G牌照,中國5G正式商用。在5G商用啟動之后,中國移動通信進入“2、3、4、5”四代技術同堂的特殊時期,也帶來沉重的運營成本。隨著2G、3G退網條件逐漸成熟,工信部開始鼓勵運營商引導用戶遷移轉網,將有限的頻率資源用到5G等網絡發展當中。
近日,針對“2G、3G退網”問題,工信部負責人表示要充分保障用戶權益。
6G核心方案公布,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
6G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全球矚目的焦點之一。我國6G推進組負責人王志勤表示,6G技術商用時間基本在2030年左右。
12月5日,我國6G推進組首次對外發布了《6G網絡架構展望》和《6G無線系統設計原則和典型特征》等技術方案,這將為6G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提供技術路徑。
《6G網絡架構展望》提出了關于6G網絡架構的設計原則與網絡能力。《6G無線系統設計原則和典型特征》結合6G部署和組網需求,形成了6G無線系統功能和運行特征以及設計原則。
據了解,6G將成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滿足從人的連接,到物的連接,再到智能體的隨時隨地按需接入網絡的需求。因此,未來的6G網絡不僅會比5G更快、更可靠,還需要推動移動通信與人工智能、感知、計算等跨領域融合發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推進新型無線、新型網絡等關鍵技術研發,推動行業加快補齊高端器件、基礎軟件等短板,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各方系統推進6G愿景需求研究、技術研發、國際合作等各項工作,指導成立IMT-2030(6G)推進組,明確將6GHz頻段劃分給5G/6G使用,為6G創新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張云明表示,6G作為新一代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需要全球產學研用各方凝聚共識、集思廣益、緊密合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創新引領、體系攻關、應用牽引,加快5G融合應用發展,夯實6G應用基礎,推動信息通信企業與垂直行業企業交流合作,攜手構建6G應用生態。同時,秉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原則,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推動形成6G全球統一標準。
5G向5G-A和6G的持續演進,太赫茲技術引人關注
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科技日報記者 周維海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表示,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以5G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國際組織紛紛加強5G-A(5G-Advanced)的演進與6G的研究,強化技術布局和資源投入,努力構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發技術優勢,夯實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基礎。
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及其他先進技術橫向融合,交叉發展,盡管還面臨種種挑戰,但已林林總總勾勒出許多努力方向,這其中,太赫茲技術與智能超表面技術尤為引人關注。
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科技日報記者?周維海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是我國太赫茲領域的先驅者之一,他提出的雙軸晶體最佳相位匹配的計算理論,被國際學術界稱為“姚技術”“姚方法”,并被廣泛引用,他利用多種新型材料及微納結構材料調控太赫茲方面進行的大量研究更具廣泛的應用價值。
姚建銓強調,5G向5G-A和6G的持續演進,對網絡帶寬、傳輸速率和時延等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6G時代,網絡能力將呈現指數級的增強,全球主要經濟體圍繞太赫茲的競爭已開始。在國內產業鏈各方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太赫茲的研究水平逐漸提高,解決基礎問題的同時,器件、裝置、系統逐步建立,為真正的系統應用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2G、3G退網是必然選擇,但要充分保障用戶權益
針對社會關注的“2G、3G退網”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G、3G退網是移動通信網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但同時也要完善用戶保障措施,在充分保障用戶權益前提下,才能實施退網。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統籌謀劃、合理推進,同時要求移動通信企業早謀劃早告知,為用戶“愿意退”“樂于退”創造條件。
據了解,2G、3G退網能夠將有限的頻率資源和網絡資源用到5G、4G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中,有利于從整體上降低網絡運營成本,提高我國的網絡運營效率。同時,目前市面上多為全網通手機,需要支持六種制式和十余種頻段,退網也可以降低手機的復雜度,有利于提高手機的效能,降低終端成本。
“移動通信退網不是簡單地‘說退就退’,需要完善用戶保障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由電信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制定退網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依法依規推進并做好用戶權益保護工作。
工信部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
早在2019年10月,時任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移動通信網絡2G、3G的退網條件已逐漸成熟,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
“用戶真正要的不是網,要的是服務。”聞庫表示,一定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服務方案來替代原有的服務方案,提供更加快速、豐富、便捷的寬帶服務,為用戶愿意退、樂意退創造好的條件。”他說,“運營企業的移動網絡退網要早謀劃、早告知,讓用戶和運營企業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和心理準備來推動退網的進程。”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2G、3G網絡退網,統籌4G與5G網絡協同發展,將2G、3G退網列入“十四五”期間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工作。今年(2023年)8月,工信部許可中國電信將現網用于2G/3G/4G系統的800MHz頻段頻率重耕用于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
(來源:中國科技網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科技日報、澎湃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