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杭州亞殘運會腳步的日益臨近,從競賽場館到亞殘運村,多種智能化設備紛紛亮相。這些“黑科技”都是啥?功能有哪些?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亞殘運會開幕式又有哪些不一樣的科技元素?現在讓我們一探究竟!
智能仿生技術為火炬傳遞助跑
10月19日上午,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火炬傳遞在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秀水廣場啟動,并進行首日傳遞。
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指揮中心副指揮長杜作鋒表示,數字和現實相結合是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的一大亮點,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也有新的創意。那就是在亞殘運會火炬傳遞淳安站,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智能導盲犬等創新技術融入傳遞場景中。智能仿生手應用于上肢殘疾人替代上肢抓握功能;智能仿生腿應用于下肢殘疾人替代行走和奔跑功能;智能導盲犬以四足智能機器人視覺識別能力引導視障殘疾人行走。
作為第13棒火炬手,視障姑娘蔡瓊卉在智能導盲犬的引路下,順利完成了火炬傳遞。第79棒火炬手、射擊運動員葉金燕,7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左腿,如今,一條擁有深空灰色涂裝的智能仿生腿幫助她完成了火炬接力,在她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10月19日,火炬手蔡瓊卉在智能導盲犬的引導下進行火炬傳遞。
10月19日,火炬手葉金燕在火炬傳遞中。
智能仿生腿、智能導盲犬技術是首次在火炬傳遞中呈現。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人們傳遞“科技改變生活、讓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理念,為更多殘疾人的生活帶來便利。
開幕式上AR技術形成金桂之冠
杭州亞殘運會將于10月22日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開幕,預計開幕式節目時長約85分鐘。據介紹,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堅持數實融合,力求通過主題短片、表演創意、數實視覺等表現手法,演繹好“心相約 夢閃耀”的核心主題,傳遞“殘健共榮、同等尊重”的價值理念。
10月18日晚,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首次全要素彩排中的“桂花”元素。中新社記者 王逸飛 攝
“開幕式中,36名健全舞者和36名輪椅舞者的配合,將展現出運動員在奔赴夢想的征途上向前的感人場景,以共融的精神,澆灌成一棵金桂之樹。樹上有個金桂之冠,要通過AR技術形成,釋放出象征著夢想與榮耀的金桂之光,讓全場的情感升溫?!焙贾輥啔堖\會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介紹。
“飛飛”和火炬手借助科技力量一起點燃主火炬
對于外界普遍關注的主火炬如何點燃,沙曉嵐也做了簡要介紹:“設計靈感來源于良渚文化中的神鳥形象的吉祥物‘飛飛’將借助科技手段,作為文化和幸福使者,和火炬手一起點燃主火炬。”
他透露,當晚最后一棒火炬手也是借助科技手段,點燃主火炬?!拔覀儗⑼ㄟ^腦機接口技術支撐的機械手臂,幫助火炬手拿起火炬,體現‘科技助殘’的寓意,這也代表著科技能讓殘疾人實現他們的夢想?!鄙硶詬拐f。
多種硬科技為運動員帶來新體驗
杭州亞殘運村的輔助器具維修中心不光為運動員們提供輪椅、假肢、矯形器等各種輔具的維修服務,在休息等候區還陳列了智能電動輪椅、外骨骼穿戴設備和上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等高科技助殘設備。
其中踝關節康復訓練機器人根據人體生物學結構設計而成,能夠針對踝關節運動功能障礙,定制個性化、娛樂化的康復方案。在仿生足踝的帶動下,人體的每一個訓練動作的數據都被機器人精確記錄下來,并自動生成分析報告,為進一步的康復訓練提供科學參考。
這只手套看起來普普通通,其實它模擬了智能仿生手,通過人機交互等高科技,把手臂神經肌肉信號轉化成仿生動作,實現5根手指的靈活獨立運動,甚至能完成精準的抓取,幫助運動員重“掌”生活。
在盲人足球的比賽場地——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場,由西湖大學研發的電子導盲犬“小西”已經就位。它不僅把整個場館的地圖銘記于“心”,還能“聽懂”中英雙語,甚至還能規劃最佳路線,就連這根導盲繩也充滿科技含量。通過繩端傳感器,可以調節電子導盲犬的行走速度,為盲人運動員和視障觀眾提供安全、高效、細致的服務。
在亞殘運村感受數字技術的溫度
亞殘運村里不僅有硬件上的貼心設計,也有數字技術為運動員帶來的新體驗。
在村內一個趣味體驗區里,AI寫真館是運動員喜歡的體驗活動之一。在這里,運動員可自選拍照風格和合影場景,現場拍照上傳,再由系統為其生成一張專屬寫真。服裝風格涵蓋了古風漢服等多種風格,還結合運動員膚色進行了特別設計。合影場景既包含西湖、拱宸橋、良渚等多個杭州代表性景點,也有亞殘運村及吉祥物“飛飛”等相關主題場景。
在亞殘運村的一個非視覺攝影展區,則展示了一批由視障者拍攝的優秀攝影作品,這背后離不開數字技術從業者的努力。
亞殘運村正式開村當天,亞殘奧委員會主席馬吉德·拉什德與隨行團隊來到科技無障礙趣味體驗區,在AI寫真館拍了4張專屬寫真并現場打印帶走留作紀念。聽完非視覺攝影的講解后,拉什德非常感動,他說沒有想到視障朋友也能拍出這么棒的照片,這種平等快樂是亞殘運精神的應有之義。
(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錢江晚報、光明網、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網、央視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