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多以兒童為主。據了解,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期提前,還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那么,什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者有何癥狀?如何預防?
多地肺炎支原體兒童感染者人數增多
近期,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兒童醫院內科門診接診的患兒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感染。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園區有醫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9月1日開學起,兒內科接診的患兒就明顯多了起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呼吸道癥狀的患兒。
據了解,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期提前,在七、八月份,就出現就診高峰。今年7月以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近400名,與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達到了80%左右。
中秋國慶假期,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發熱門診最高單日接診量破千,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占比較大。
一名患兒在進行霧化治療。新華社記者 袁全 攝
什么是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結構,像是沒有穿“外套”的細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以殺滅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分為I型和Ⅱ型共兩種亞型。人群對肺炎支原體普遍易感,但好發于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全年發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
兒童感染者有哪些癥狀?
肺炎支原體肺炎多見于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可類似百日咳樣咳嗽。部分患兒有喘息表現,以嬰幼兒多見。肺部早期體征可不明顯,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呼吸音降低和干、濕性啰音。
視覺中國供圖
據了解,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國的支原體肺炎也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一些3歲以下的兒童也有發病,出現相關癥狀后,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診。
專家提醒,出現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時候,孩子發燒可能沒有很嚴重,但是出現喘息或者說呼吸困難,或者在鎖骨的位置出現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氣的時候鎖骨有一個坑,或者鼻子吸氣的時候出現了鼻塞,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孩子年齡在3歲以內,或伴有先天性心臟病、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基礎疾病,一旦出現高燒、咳嗽,最好盡快到醫院排查。這類孩子感染后,病情進展往往會很快。針對學齡期孩子,體溫超過38.5℃且持續48小時,或高熱時間不長但精神萎靡、不愿意吃東西,甚至嘔吐腹瀉,都建議盡快就醫。
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目前還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西南醫院兒科副主任胡影說,由于支原體感染主要是經過直接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所以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去時應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做好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
8月29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中心幼兒園,教工對活動器材進行清潔消毒。新華社發(田如瑞攝)
預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體征往往輕于影像學檢查結果,而且臨床癥狀消失后,肺部影像學檢查還可能有炎癥表現。由于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頭孢,這類抗生素都是以細胞壁作為靶點,因此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目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治療藥物。
胡影提醒,多數的支原體肺炎患兒預后良好,但感染后咳嗽會持續一段時間;重癥及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可能遺留肺結構(如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肺萎縮、壞死性肺炎等)或/和肺功能的損害(如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等),家屬需遵醫囑進行長期隨訪。
(中國科技網綜合中新網、重慶日報、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