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力媛?科技日報記者?王春
南京西路流光溢彩,稅收“億元樓”“月億樓”林立,撐起上海的樓宇經濟;百年張園修舊如舊,知名總部企業爭相入駐,成為首發首秀首演的國際“舞臺”;“中環數字產業創新帶”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集聚了一大批數字產業領域創新發展制高點的龍頭企業,成為靜安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撐點……
在9月19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靜安專場上,靜安區委書記于勇表示,靜安區將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打造全國數據要素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節點,著力打造“區域集中、產業集聚、企業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樓宇經濟大格局,加快建設卓越的現代化國際城區。
“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靜安專場。 主辦方供圖
靜安區是上海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重要窗口,也常被人稱為“國際靜安”,總部經濟是靜安經濟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優勢,也是靜安深化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著力點。截至目前,靜安區已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0家、民營企業總部23家、貿易型總部14家,還有外資研發中心10家,總量位居中心城區前列。
為了進一步放大“國際靜安”功能優勢,靜安區于2019年正式發布全球服務商計劃,加快集聚高能級總部企業和服務機構,促進“總部+研發+結算”等功能疊加,不斷增強其資源配置力、創新力、貢獻力。目前,靜安區的全球服務商機構已達78家,其中全球高端專業服務機構43家,包括全球頂尖的法律服務、會計審計、商務咨詢等,他們為跨國公司深耕中國市場、為本土企業開拓海外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靜安區作為中心城區,長期以來走在上海發展的前列。2022年,靜安區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79.42億元,實現了連續七年保持中心城區第一。于勇介紹:“發展樓宇經濟是靜安區提升經濟密度重要路徑。繼2021年恒隆廣場成為上海市首幢‘百億樓’后,靜安區億元樓已達82幢,其中月億樓10幢、百億樓1幢。‘十四五’期間,億元樓總量將突破100幢。”
在做強“畝產”的同時,靜安也充分聚焦“核心競爭力”,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靜安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深耕大數據、區塊鏈、數據安全等重點領域。同時,瞄準XR終端研發、數字健康技術創新、合成生物和基因治療、綠色低碳技術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上海靜安區市北高新區塊鏈生態谷。主辦方供圖
距離人民廣場僅8公里的市北園區,目前已成為上海唯一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和首批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核心領域,經認定的大數據核心企業占到上海全市的1/3。
當前,靜安區正以建設上海唯一的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地區為契機,在市北園區建設“可信數據經濟試驗區”,聚焦數據集成、數據流通、數據信托等領域開展先行探索,努力打造全國數據要素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