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7月19至21日,2023APC車用動力聯合學術年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召開。本次學術年會主題為面向“雙碳”的節能環保車用動力技術,來自國內內燃機行業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250余人齊聚重慶,圍繞汽車前沿發展趨勢展開了交流。
在21日的主題報告會中,來自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重客檢測公司、西部車網等共計12位專家教授及企業家,分別就低碳燃料、智能網聯,大數據,新能源等汽車前沿技術及熱點作主題報告。
2023APC車用動力聯合學術年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車用動力過去主要以柴油、汽油為主要燃料。在‘雙碳’目標指引下,今后,氫氣、氨氣、甲醇、天然氣等低碳、零碳燃料是車用動力選擇的趨勢。”中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秘書長殷勇博士表示,車用動力的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可靠及高性價比等,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同時,也需要國家政策、市場環境、基礎設施等一系列的支持。
“能源安全、大氣污染、氣候變化是推動車用能源與動力技術進步的三大驅動力。”清華大學王志教授在報告中指出,當前汽車動力呈現多元化發展,汽車燃料正在由高碳向低碳、零碳燃料轉型;未來發動機燃燒系統呈現統一化發展,以應對碳中和燃料多樣化。
王志教授分析了汽車動力系統中遠期零碳的兩條技術路徑及其可行性,以及內燃機使用綠氫、綠氨和綠電合成液體燃料(e-fuel)等碳中和燃料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針對未來三種典型的碳中和燃料——氫、氨、甲醇,探討了未來汽車發動機的創新研究方向。
“中重型商用車用氫燃料內燃機是未來減少碳排放最有發展前景的選擇,但也存在許多技術難點待攻克。”華中科技大學成曉北教授在報告中分析了氫燃料缸內直噴內燃機主要技術路線及燃燒模式,為提高燃燒系統設計開發提供重要理論指導。
“節能減排將是內燃機產業永恒的話題。”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排放部部長,國家客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總工程師石來華在報告中指出,為滿足未來越來越嚴格排放及油耗法規要求,內燃機企業必須進一步節能、減排。只有不斷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才是真正實現節能減排。
2023APC車用動力聯合學術年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低碳燃料動力的發展,需要突破燃料供給、噴射控制等核心技術,其中噴射閥等關鍵部件的開發是突破技術的關鍵。”中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副主任委員、重慶重客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柏凡淋表示,基于天然氣、氫氣、氨氣、甲醇等燃料,燃料供給系統、燃料控制及噴射系統是共性的關鍵技術,作為檢驗檢測企業,他們不僅檢測內容緊跟時代變化,正從傳統能源向低碳動力系統轉型,而且一直致力于自主研發,在燃料供給系統、重客智能流量控制總成、重客動力控制系統方面不斷突破創新。
重客檢測研發的智能流量控制總成,可以在低碳燃料發動機上運用,通過內置的智能控制單元進行計算和調整控制,使得實際燃料流量和目標流量一致,助力主機廠實現“雙碳”目標。目前他們以商用車為基礎,向發電機組、工程機械等拓展。
據了解,此次會議由中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發動機分會和湖北省內燃機學會主辦,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重客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柴油機專業委員會、東風龍擎動力有限公司承辦。會議聚焦雙碳、新能源、智能網聯、大數據等行業熱點,收錄了來自18家高校及科研機構,12家主機廠及零部件企業的論文144篇,設立三個分會場進行論文交流,評選出90篇優秀論文,其中報總會的優秀論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