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杜彩麗
連日來,甘肅省渭源縣科技局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推廣中藥材最新種植技術,圍繞有關問題“把脈開方”,為廣大藥農送上了豐盛“技術大餐”。
走進甘肅盛源益養藥業有限公司中藥材GAP(中藥材生產標準質量管理規范)藥源基地,一幅幅繁忙景象的“春耕圖”,讓人感受到滿是希望的春味兒。
“黨參種苗對播種密度、深度及土壤內溫度、濕度等條件要求苛刻,直接決定黨參幼苗能否正常出苗,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種植時機與播種條件,同時加強后續田間管理,防止病蟲草害發生……”時下,中藥材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成員高荷正在為農戶從種植地塊選擇、種苗選擇、種植要領以及田間管理技術等多個方面做現場示范,講解黨參生態種植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新技術。
中藥材GAP藥源基地黨參種植戶王新平說:“在白條黨參種植過程中,一直都有科技特派員來指導培訓,他們耐心講解、手把手教我們親自實踐。”“培訓讓我們真正掌握了白條黨參的生態種植技術,種出的藥材又大又好,明顯增加我們的經濟收入。”
針對群眾在黨參種植、育苗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中藥材產業服務團長閆有慶(高級農藝師)現場開出“處方”:一要選用優良品種,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渭黨1號、渭黨2號等優質品種,實現品種更新換代,并對現有品種提純復壯;二要普及生態種植栽培技術,推廣配方施肥、起壟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三要避免黨參搶采掠青行為,積極指導群眾適期采收,保障黨參品質和產量,確保藥用價值符合國家藥典標準。
中藥材產業服務團在甘肅盛源益養藥業有限公司中藥材GAP藥源基地上指導農戶移栽黨參幼苗。杜彩麗 攝
“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傳、幫、帶’作用,切實解決制約農業生產的難點、堵點問題,幫助種植戶提高種植水平,為全縣農業提質增效盡好責,服務好。”科技特派員高荷經常這樣說,她也是這樣做的。
中藥材產業服務團成員秉承“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的服務宗旨,采取試點、蹲點的方式,奔赴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活動,點對點、一對一地幫助解決缺技術、缺管理、缺經驗等問題,在白條黨參科研育種、良種良法等方面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科技服務,把理論研究同農業生產實際相結合,讓農技進村、入戶、到田,用科技引領道地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有力的科技力量。
據悉,渭源縣科技局近期將密集組織7類產業科技服務團深入基層一線,指導服務農戶通過發展產業走上致富路。同時,縣上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創新財政投入,細化“科技特派員”管理制度,拓展科技特派員服務領域,增強科技創新服務實效,推進現有企業提檔升級和鄉村產業興旺發展,著力培育縣域經濟增長“新引擎”,有效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五新”渭源實踐中的科技貢獻度和創新引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