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莉莉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近日,走進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七寶洋村,漫山遍野的新油茶樹生機盎然。說起種植油茶樹的事,該村黨支部書記吳李如立馬嗓門亮了一倍:“要不是給我們村派來了科技特派員,荒山還得荒廢著,油茶也種不起來。”
讓吳李如念叨的“科技特派員”,就是霞浦縣農業技術和農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的高級農藝師林麗艷。2021年,寧德市婦聯幫扶少數民族村七寶洋村時,林麗艷被聘為市級碳匯女科技特派員,并幫扶產業薄弱村七寶洋。
由于七寶洋村大量山地荒廢,林麗艷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一湖(小型水庫)兩茶(傳統茶和油茶)”的產業構想,并幫助該村制定申報了《油茶新品種引進科技特派員項目》,帶領大家從初步規劃、開發整地,到“搭橋”引水、引種種植,一步步把七寶洋的荒山荒坡變成了金山銀山。
不僅如此,這個深受農民歡迎的林麗艷,還在霞浦縣積極推廣農業先進科學技術,引導農戶學科技、用科技,并依靠科技致富增收。
自林麗艷任“女科特派”以來,引進旱優73、野香優699、福薯604等新品種12個,推廣稻后作馬鈴薯綠色高效栽培、優質稻有機高效栽培、稻草機械化粉碎還田等9項新技術,助農增收100多萬元,現場指導農戶200多人次,舉辦糧食、果樹高產栽培等實用技術培訓8期200多人次。
現場指導培訓。福建寧德婦聯供圖
一個“女科特派”,做成了這樣一篇大文章。在閩東,像林麗艷這樣扎根基層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還有很多,她們默默無聞,辛勤耕耘在田間地頭,把先進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理念帶給農民,把資金、技術、信息等創新要素注入農村,幫助農戶解決生產實際困難問題,有力地促進了科技創新和農民的“零距離”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