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江蘇省委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重大要求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近日正式發布。2月22日,江蘇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剛剛發布的2024年省委一號文件進行全面解讀。
江蘇2024年“一號文件”聚焦農業強省建設
-
-
記者從廣州開發區獲悉,該區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項目的最新成果——《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作為廣州市地方標準印發,于2月9日起正式實施。
廣州:《知識產權助力科創企業上市服務規范》實施
-
-
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布。
雄安新區將打造綠色發展城市典范
-
-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6部門印發《北京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以下簡稱《養老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
北京發布《養老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
-
-
孝感市出臺了《孝感市人才引進培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人才引進培養辦法》),計劃每年拿出6000萬元重點支持孝感市主城區企事業單位引進、培育人才。
湖北孝感出臺《人才引進培養辦法》
-
-
近日,廣州南沙在全市首推“穩經濟八條”,圍繞企業重點關注的經營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等問題,從鼓勵工業企業擴大生產、促企業擴大投資、鼓勵商貿企業發展、支持企業升級改造、促營利性服務業擴量增效、鼓勵舉辦促消費主題活動、壯大文旅消費、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八大方面出臺支持措施,實施穩經濟“組合拳”,提升惠企助企政策精準性、實效性,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這也是南沙連續第5年出臺穩經濟的普惠性政策。
廣州南沙出臺“穩經濟八條”
-
-
1月10日,山西省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山西省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山西省化工重點監控點認定辦法》,禁止在汾渭平原山西8市(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晉中、呂梁、臨汾、運城)等重點區域內新增化工園區。
山西:禁止汾渭平原8市新增化工園區
-
-
2月5日,記者從江蘇省無錫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制定的《無錫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填補了無錫在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利用等全過程管理中法治層面的空白,將為本地歷史建筑保護提供相應的法治保障。
江蘇無錫出臺《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
-
-
29日,四川省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動員部署會暨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制度改革推進會在四川成都召開。
四川全面啟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
-
-
1月24日,記者從江蘇省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揚州市產業科創促進條例》經江蘇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將于3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部以產業科創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
江蘇揚州頒布全國首部地方產業科創促進條例
-
-
為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
北京市發布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
-
-
正值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的發布引起上海科技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建立生物醫藥協同創新機制,浦東綜改方案向生物醫藥行業釋放哪些信號
-
-
1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支持意見》)正式發布。《支持意見》提出加碼助力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等21條舉措,明確在目標定位上再提升,在規劃建設上再提升,在產業謀劃上再提升,在開放創新上再提升,進一步深化區域物流中心、現代貿易中心、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建設,打造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樣板。
山東:新政賦能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
-
1月23日記者獲悉,《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近日印發,提出了10條具體政策,從人工智能算法發展等方面給予企業獎勵措施,其中最高1000萬元經費支持,用于支持算法創新、促進人工智能算法發展。
四川成都: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 助力算法創新轉化
-
-
1月21日記者獲悉,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全力將光伏產業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四川: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發布
-
-
近日,北京市大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了《大興區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量身定做”博士后工作區級政策,從設站引才、科研經費、就業獎勵、配偶就業支持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加強博士后工作管理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支持和服務全區產業發展的需要,吸引和培育更多符合大興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