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提出,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推動我國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面對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一輪爆發期的戰略機遇,需要我們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快構建形成適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第一,優化研發攻關布局,筑牢人工智能發展的科技基礎。我國積極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加強科研攻關,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但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我國底層算法、開發框架、高端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仍有短板。作為前沿引領和關鍵共性技術,人工智能具有多學科綜合、高度復雜的特征,必須進一步優化國家實驗室體系、國家科研機構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定位和布局,以有組織科研推進原創性、引領性創新。
應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體系的戰略性作用,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突出重大原始創新,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科學問題,產出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國家科研機構應強化應用牽引的基礎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攻關,提升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等前沿領域創新能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充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人工智能相關學科豐富的優勢,鼓勵自由探索,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學科交叉,開展面向未來人工智能的基礎前沿研究,破解人工智能技術進步面臨的基礎理論問題。
第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構建支撐人工智能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隨著以“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為代表的數據智能的不斷進步,擁有著更多資源的產業界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的主力。近年來,我國企業積極開展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語言識別、圖像識別和個性化算法等方面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體現出很強的技術積累和能力儲備。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要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賦予和保障企業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自主權和決定權,支持更多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要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充分激發中小企業在人工智能創新創業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中小企業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創新,在人工智能內容生成、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初創企業。要構建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科技金融體制,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
第三,統籌資源要素建設,夯實人工智能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底座。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持續突破離不開快速增長的數據資源和算力支持,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發的ChatGPT和Sora等突破性產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構建的海量高質量訓練數據和數萬卡算力集群。面對著日益迫切的數據和算力等資源要素需求,統籌資源要素的建設布局和共享服務,對于進一步拓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空間和速度至關重要。
要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為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數據供給。要構建多模態公共數據集,有序推動相關部門公共數據分類分級開放,推進行業數據資源和基礎科學數據集共享共用。要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推進國家算力網絡建設,提升算力基礎設施利用效能,加大面向中小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惠算力供給。
第四,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塑造場景驅動的產業新優勢。應用場景驅動是新一輪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重要特征。在與數字、網絡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協同下,人工智能技術與主要行業應用場景融合不斷深化,不斷加速對已有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我國大多數傳統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還處于小規模試點階段,應用普及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間,特別是在工業領域,可廣泛落地的重大典型場景應用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要圍繞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健全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引領作用,開展人工智能技術重大應用示范。要構建能夠帶來突出經濟社會效益的場景創新機制,以承接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成果、帶動國家整體實力提升為目標,研究設計一批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的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場景。要健全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體制機制,鼓勵行業大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聯合開展場景創新,為人工智能發展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鼓勵地方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基礎和發展需求,強化人工智能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應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規律,緊密結合當前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著力破解人工智能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效能,營造更加完善的產業發展生態,最大程度地釋放人工智能應用潛力,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支撐。
(作者系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